fitting很夯,通則可以參考,細節則是因人而異的,
講講這次個人經驗
(但說穿了也只有調整坐墊啦 :P )

其實今年爬山爬得沒什麼信心
因為感覺爬得非常不好
即使成績好像還可以
但我知道
就是... 爬得不好... 唉...


週末還是盡量出來騎
但有一大段時間沒有很明顯的進步
體重如果還是沒變的話
我覺得我大概就這樣了(到頂了)


一直到...豆漿打卡騎那次看到自己爬坡的影片:

 


才發現,嗚嗚我的姿勢超奇怪的
1. 腳踝在踩踏過程中角度過大
2. 腳踝往下掉/沈
(如下圖黃圈)
3. 屁股晃得不太正常


整個不知道在轉什麼捏....

腳底板會沈.JPG

懊惱了一陣子
想該怎麼改善.........


江r 這篇坐墊設定差異惠我良多

半年前我想要高腳踝把坐墊往後調及調低
卻沒注意膝蓋中心垂直於踏板中心
於是坐太後面了...腳底板反而沈...
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FB上很冒昧地問阿旬(裝熟)
(=黃合旬)
也講「踏板於水平位置時,膝蓋中心要垂直於踏板中心」


這樣的概念下, 所以我:

1. 坐墊往前移動
讓「踏板於水平位置時,膝蓋中心垂直於踏板中心」

2. 坐墊往前自然也要調高一點

有幾次騎車就背著小工具在那裡調呀調
每調一次
新設定就再騎個兩三次
但時常還是充滿疑惑的

包括陽金賽那時
比完賽坐墊又往上拉了一兩公分
才知道還不夠高



坐墊要拉多高呢? 阿旬教我一個方法:
坐上坐墊坐正之後
一腳踩到底~ 腳跟不低過踏板軸心點5公分
(這是穿上卡鞋,踩上卡踏之後量的高度)

PS."一腳踩到底"我猜是膝蓋伸直後
約莫是6點半方向

我覺得還蠻實用的ㄟ
(謝謝阿旬)
有關施力的fitting顯著因人而異
這樣量比公式好些~
適合自覺感比較低的人參考

如此也搞了兩個多月
一直到這個月又拉高才明顯感覺改善了



最後新設定的結果就是:

1. 腳踝不沈了(踩踏時較高的腳踝)
腳踝能夠比較堅強地去頂踏板

2. 大腿及四頭肌比較有效的施力...

更有機會把體重分配在踏板上



前面提到調整過程會充滿疑惑
這樣如何知道
設定ok不ok呢?...

除了自我感覺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時了
(或是使用功率計--最準確)

我是2km
貓空進步短短的20~30秒(4次計時的結果)
風櫃嘴進步2分半...-_-  (爬了一次)
TUAA 2P爬得也可以~


--
要強調的是
以上改變不外是為了更有效率的騎乘/提升表現
--和自己比較的結果
--而且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不可能舉世皆然
但你也許會有異中求同的收穫囉
(退步的話請不要說我害了你...)

前提是多多騎乘、多多了解自己
再請教下過苦功/有經驗的前輩
模仿高手等

此外,因應不同地形或不同騎乘目的
應該會有不太一樣的設定及施力方式
~

瞭解自己到底想要怎樣~ 再來求方法囉~


[2010.10.26更新]


借用大俗的話結尾

我相信一定有個神祕的甜蜜區(或是最適位置)來讓出力(人)達到最大化... 最佳位置一定存在, 但是會隨騎乘目的而有所不同, 建議值是其他騎士的經驗統計出來的, 與其研究未知的他人不如來研究自己


--


謝謝大俗寫的好文
〈怎樣的設定踩起來比較快

藍紅線真是畫龍點睛的傑作~


--
延伸閱讀
〈車友在單車這條路的走向

等我有空請你帶路去桃源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靜 的頭像
    美靜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

    美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