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有同事買了真善美套票
揪我去看這部「四月三週又兩天」
 
很久沒看首映片
感覺真好
it is a miserable story
but there is a brave girl
找到一個我覺得還不錯的影評如下
 
話說從西門町回來
沁涼的冬夜經過總統府
在門口闖了兩個紅燈
沒人理我
it made me feel good

 

作者: yuhung (MimiBao)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四月三週又兩天  拍攝日常生活卻又殘忍、沉痛又深刻
時間: Sun Dec  9 18:34:46 2007

(我的原文放在這裡~~差別在於一個有劇照~一個有背景音樂 ~一個沒有啦!  XD
http://blog.pixnet.net/mimibao/post/11687751

當攝影機跟著女主角的身影四處奔波,鏡頭在黑夜中拼命搖晃時,沒有甚麼比漆黑又混亂的螢幕更能徹底呈現女主角的心情寫真了。

故事發生在短短一天內,但一天卻可讓人作出影響一生的抉擇。明明拍攝的就是1986年的羅馬尼亞,兩個女大學生的一日生活,但卻殘忍、沉痛地讓人害怕。

很多觀眾在看完《4月3週又2天》後,會有很大的不適應感(今天看完電影,立刻就有一個婦女在電影院大喊這樣就結束啦!?看不懂啦!爛片)。

我認為理由大概有三:

1.從頭到尾都是手扛攝影機,因此畫面很不穩,特別是當女主角四處奔波時,攝影機晃動得極為厲害(若看過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的作品,大概就不會有太不適應的感覺),加上沒有刻意打光,畫面很深沉,看慣一般好萊塢製片的觀眾在第一時間內幾乎無法承受。

2.對白非常生活化,有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般日常生活的對話,在聽慣刻意設計的對白下,觀眾很難接受「這就是得獎電影」(應該說,和觀眾心目中的得獎電影差異頗大)。

3.電影突然結束。鏡頭沒有緩慢的淡出、沒有優美的音樂襯托,攝影機就如同斷電般地結束,這也和我們的觀影習慣大大不同。(連"The End"都沒打上螢幕)

4.看電影前沒做作業,對於80年代的羅馬尼亞一無所知。不可諱言,這是台灣觀眾普遍會犯下的毛病。(我也曾經沒做作業就去看電影,結果也很慘 )

除非你是學電影的,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電影狂,即使業餘卻看遍各型各色的影片(無論喜歡與否),否則我們必須承認,《4月3週又2天》的拍攝手法都和大多數觀眾的觀影習慣截然不同,因此如果只是抱著看「得獎電影」的心態進電影院,十之八九會讓您失望。(觀眾應該發現,歐洲電影獎的品味和美國相差甚遠,奧斯卡其時以前也是很有品味的,看看柏格曼和費里尼以前的輝煌成果就可知 XD)

《4月3週又2天》是一部描寫鐵幕政策下的羅馬尼亞電影(故事設定在1986年的羅馬尼亞),而且他的故事講述的是「墮胎」,這個議題我想無論是放在民主社會還是共產獨裁下都是相當血淋淋的,您很難把他弄得文義又浪漫,或說「墮胎」和文藝浪漫根本扯不上關係。

它和去年叫好又叫座,且同樣是描寫共產體制生活的德國電影《竊聽風暴》(它的故事起點設立在1984年底)大大不同。《竊聽風暴》是以一場愛情爭奪為開始而展開的東德秘密警察監聽藝術家生活的故事,但是這個負責監聽藝術家的秘密警察頭子最後卻在監聽的過程中被藝術家的生活影響,甚至開始融入他們的生活中(看過電影的相信都不會忘記當劇作家在彈奏死去好友贈送的鋼琴譜《給好人的奏鳴曲》時,在頂樓監聽的衛斯勒開始展露
出陶醉又帶點迷網的表情,是多麼令人動容),因此當一切被揭穿,秘密警察衛斯勒以行動袒護藝術家時,那股震撼與餘韻絕對足以讓人動容,因此在本質上《竊聽風暴》是相當浪漫且多情的。

但是《4月3週又2天》卻是截然不同的切入點。《竊聽風暴》說的是在鐵幕體制下,藝術與人性的掙扎;而《4月3週又2天》說的共產體制下的荒謬社會現象,而導演決定以相當震撼的切入點「墮胎」來描述當時的社會現象。

主角是兩個女大學生,一個懷了孕又說不清自己懷胎究竟幾個月,連要墮胎也弄得不乾不脆;一個做事果決為了幫朋友墮胎可說兩肋插刀,甚至還得陪密醫上床。在觀看這部電影前(或說觀賞這種具有時代意義的電影前),觀眾最好先做點功課,否則入場後看不懂也怨不得人。首先,羅馬尼亞在共產體制下是禁止人民「避孕」和「墮胎」的,其實當初在很多共產國家都是這麼立法,《竊聽風暴》中也有些許描述,女主角當初就是以「非法取
得避孕藥」的名義被當局逮捕。而在《4月3週又2天》的女主角和其男友的對話中也可發現「他們做愛是無法避孕的」,因此當女主角問男友「萬一我懷孕了,你會怎麼做?」而男友給予的是錯愕和遲疑時,女主角相當憤怒且感覺受到侮辱,因為女性的身體在羅馬尼亞的政府體制下居然是這麼不受到保護與尊重。

而在故事前三分之一,就可看出在當時的羅馬尼亞,一個女大學生(年齡已經算得上成年人了)要去旅館租個房間都很困難。打電話去預訂房間,明明是旅館的疏失導致房位被取消也必須自己承擔,等到終於找到旅館訂好房間,才發現手續一堆(連訪客都必須押身分證),甚至當初為了離開學校、為了訂房還要用黑市購得的香菸買通學校教官和櫃檯門房。等到密醫來了,又被他挑三撿四,先是旅館房間不好,來接洽的人不對,最後是價錢談
不攏,因此兩個女孩兒必須陪他上床,這種骯髒又不平等的交易,卻因為朋友已經懷孕4個多月,加上墮胎不合法而必須接受。

電影中最寫實的,也是最讓人難過的,是當密醫做好手術離開後,女主角呆坐在旅館房內,看著在床上動彈不得的朋友,問她:「為什麼要說謊?說你只懷孕兩個月?為什麼不找其他女性的密醫而是找這個渾球?你最初為什麼都沒有和我說清楚?」床上的朋友最後卻只回她:「你的意思是都是我的錯囉?」此時女主角除了默然,也只能嘆然「事情為何會變成這樣」。

當她累積了一天的磨難,晚上又必須趕去參加男友母親的慶生會,只不過是想抽根菸卻在慶生會上被同桌的醫生們嘲弄是沒吃過苦的年輕人、悠遊自在的新一代,她的怒氣終於爆發,和男友說:「我今天是去幫朋友處理墮胎的是情,如果是我懷孕了,你會怎麼辦?」男友回她的卻是錯愕和猶豫,以及一句:「你懷孕了嗎?如果沒有,那根本沒甚麼好擔心的,不必問我不是嗎?」

才經歷一場生命抉擇的女主角又如何能接受這種沒有肩膀、沒有擔當的回答,憤怒離去下兩人不歡而散。而回到旅館內,等待她的卻是才剛剛排出死胎又不知該做何處理的朋友。

當女主角用毛巾層層包裹那個才4 月3週又2天的生命,將它放入自己的包包裡,離開房間時又要堤防樓下的警察是否會搜身,她猶豫這條生命該如何處理,像沒頭蒼蠅一樣在黑夜中奔走,攝影機跟在她後方晃動,鏡頭一起沉入夜幕中,直到她找到一座大樓,聽從密醫的指示跑到樓頂拉開垃圾滑槽,迅速將包著胎兒的包包扔下,此時畫面只剩下女主角的剪影以及急促的喘息聲。電影在此,其實已可終結,但導演仍將我們帶回旅館。

女主角回房找室友,卻發現剛才在床上縮得像條蟲的朋友此時在樓下餐廳等著用餐,朋友見到她只有一句話:「妳沒將它亂扔吧?!將它埋掉了嗎?!」,女主角只能回應她:「從現在起,我們誰也別再提這件事了」

這就是最後的畫面。

然後,攝影機就如同斷電般,讓畫面沉浸於黑暗。

直到1989年12月25日,羅馬尼亞共產獨裁者齊奧塞思庫被人民趕下台並判死刑。再過沒幾年,政府才修改法律,讓墮胎和避孕合法化。羅馬尼亞一旦將墮胎合法化,第一年增加的墮胎婦女就有一百萬人,可見這一直是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人民長久以來無法吶喊的心聲。

沒有在鐵幕槍口下生存過,我們無法體會那種精神超越肉體的折磨與痛苦,更無法計算有多少人在這充滿尖刺的體制下存活了多久。殘忍、痛苦、憤怒和決絕,生活化的寫實卻又深刻的演出正是《4月3週又2天》之所以撼動歐洲的最大因素。我認為如果有機會,所有人都該看看這部電影,才會了解生活在自由民權體制下的我們有多麼幸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46.1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靜 的頭像
    美靜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

    美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